故乡的路丨纳日松《游牧·定居和围栏》
2015首届“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作品展于6月21日-8月2日在798映画廊展出。我们将在微信公共平台选登一系列获奖参展作品,今天第九辑为大家带来蒙古族摄影师纳日松作品《游牧·定居和围栏》。
游牧·定居和围栏
文/纳日松
游牧是人类适应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生态环境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游牧不是一种漫无边际、没有目的的流动,而是有着非常清晰的社会边界,这种边界是依赖于社会的规范——它非常明确的规范着人们的行动。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为确保牲畜的膘情、草场的轮歇和保护,把草牧场分为春营地、夏营地、秋营地和冬营地等,采取不同的放牧方式。这种流动性不仅体现在游牧民族能够在多变的生态条件下灵活应对的这样一种能力,而且也体现了他们自身的社会组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保持秩序和整合的一种能力。游牧民族为了保护干旱区的植被,不论冬夏经常要搬家,以免过分践踏蒙古包附近的草皮。他们适应了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有着保护植被和水源的不成文的习俗。这种游牧方式和草原生态存在着和谐的共生关系。
游牧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尤其在90年代后期,面临逐步被取缔的境况,定居点和草牧场的划分的细化,草场建网围等新的放牧方式,给草原带来了生态恶化和亲情危机等众多社会问题。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定居放牧以来,草原退化严重。同时因草牧场纠纷连续不断,草原牧民面临着严重得亲情危机,原有的借用他乡的草场走敖特尔,走散牲畜截留及传口信还回失主,水井上顺手为邻居牲畜饮水等优良传统已经丢掉。一根根铁制网围栏隔开了牧场,也隔离了牧人之情。
近年来,在走访草原与牧人的深入接触和交流之后,我意识到我对草原的认识还很粗浅,草原的神奇只有牧人才能真正的感受和解读。每当我浏览所拍草原游牧图片时,牧人说的话总会不停地在我耳边回响:
——草场网围栏后,勤劳的人少了、向国家伸手的人多了;
——草场网围栏后,邻里的纠纷多了、亲情也远离了草原;
——草场网围栏后,人的思想也渐渐被网隔离开了;
——草原没有网围栏了才是草原文化,草原只有游牧才能托起生态文明。
作为摄影人我记录着这不可复制的草原游牧变迁。
2011年6月17月拍摄于锡林郭勒草原定居的牧民,坚持多年养骆驼的额尔登巴看着走不出围栏的骆驼,膘情一天不如一天的骆驼的出路担忧
拍摄于2014年10月12日,新牧区建设项目落地牧区
困在围栏里的骆驼
拍摄于2012年6月7日。
拍摄于2012年3月4日,拍摄草原上建了网围栏,完全打破了骆驼的采食链,由于吃到的草品种单一,骆驼膘情不好、抗寒能力的下降,在2012年初的罕见冷天气冻死的骆驼
拍摄于2014年8月27日 。200公里外的租赁草场抓秋膘的牧民
拍摄于2011年8月25日。草原新兴经济作物
拍摄于2011年11月7日苏木学校遗址
拍摄于2011年6月11日,矿区周边的牧户
拍摄于2013年3月17日。休工后的矿山挖掘机
________
作者介绍:
纳日松,蒙古族,1963年出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草原,自由摄影师。
展览信息
映艺术中心/映画廊正在展出
故乡的路
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作品展
参展摄影家:阿拉腾胡义嘎、艾尔肯·塔西铁木尔、艾热提·艾沙、巴哈提汗·阿赛提、宝音、戴白古拉、戴云良、德戈金夫、海洋、库尔班江·赛买提、李植森、马鑫、纳建忠、纳日松、苏德夫、苏呷此色、许云华、叶尔江·木哈买提、扎西罗丹、张兆增
策展人:那日松
展期:2015.6.21 - 2015.8.2
地址:798艺术区七星中街映艺术中心/映画廊
由映艺术中心/映画廊和思源摄影基金联合主办的2015首届“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旨在发现、鼓励和支持优秀的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家,促进中国少数民族摄影的发扬光大,并以此影响和推进中国本土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经过了4个月的征稿和1个月的评选,最终评选出了20位参展摄影师,他们分别来自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傣族、拉祜族、彝族、藏族、达斡尔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摄影家艾热提·艾沙获得了“少数民族摄影师大奖”,蒙古族青年摄影师德戈金夫获得了“少数民族青年摄影师资助奖”。
2015年6月21日,北京798映艺术中心/映画廊将举办《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作品展》。本次展览将展出20位摄影师的200多幅作品。这些摄影师们作为自己本民族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用相机记录了家园的瞬间或变迁,在镜头中倾注了他们对家乡故土的关注与热爱。